养娃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,尤其是吃饭这档子事。家有爱挑食的孩子,爸妈免不了绞尽脑汁。我家那小子就是个活例,大概算得上是个十足的“红烧肉狂魔”,几天不做,一顿饭没看到它,就撅着小嘴闹嘀咕。原本也觉得没啥,但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个,却总是念叨猪肉,瞧着不大对劲,小朋友成长需要的营养可不能单靠一种肉类,这显然不够全面。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,牛肉倒挺合适的,想想牛肉里那满满的优质蛋白,还有丰富的微量元素,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。
话说,牛肉虽好,可价格也确实高一些,平时想要天天吃,系统地把它纳入家庭餐谱其实也蛮难的。我家也算普通工薪族,讲究一点的酱牛肉呢,也逼着钱包“瘦了”不少。折腾了一番后,我寻了个折中办法——一周一次酱牛肉,老人孩子都能开心吃,营养还能补齐。不过真要是预算允许的话,还是多吃点牛肉更好,特别是家里有正在长身体的小朋友时,别犹豫,那钱花得绝对不会亏!
具体到怎么做酱牛肉,其实特别简单。只要选对材料,把步骤按下几个关键节点走,其实轻松搞定。首先,买牛腱子肉!别人教我的,腱子肉有筋道,炖好了切片摆盘,纹路漂亮得很。这一步敲定了,剩下就没什么悬念了。接着,泡。别急着整块下锅,拿冷水里先浸着,换上两三次水,大概泡着两个小时吧,反复来回调水的干净度。这样完成后丢进锅里煮,记得加点料酒,沸腾了再撇掉那些浮起来的血沫子。过程中肉千万别沾凉水,不然质地就容易变得硬邦邦。
接下来就是整锅调料的问题了。常备调料我估计大家都有,都不用特意去买什么离谱的香草啥的,只需要像生抽、老抽、桂皮、八角、姜片、香叶这些经典搭配,再来点花椒、葱段和盐。热水一定要没过牛肉块,放入调料后开火慢炖,气味逐渐弥散开的时候差不多隔海也能闻着香了。文火焖煮让调料完全渗进肉里,两个小时左右的耐心时间,最后还得泡汤冷藏一晚,建议睡前处理,这样第二日早晨起床捞出来切片切条,啧啧,保准散发的香味能惹得全家起床集合吃起来。
孩子吃了之后还会缠着你再做,一个劲地叫好,可能根本不只是因为香味,多半就是这一口牛肉代表了家里滚烫的温情。弹牙又不塞喉,肥润不腻,软香混着柴香的味儿,啥也不说赶紧安排。配点面条,甚至夹馍当早餐,中午偷懒给娃果蔬炒一炒,就是另一种味蕾心头好!
回头看看孩子吃得欢,我心里总忍不住犯嘀咕,个头都快比我高了,还操心啥馋不馋的,一个劲儿琢磨要不要给孩子阶段性调整一下菜谱。这些年,每次看到他心满意足吃一顿自己的手艺时,那油光发亮的牛肉片,总让我爹妈心境飘回从前,深感这长大的速度飞快,有时竟希望时光慢些。现阶段的厨艺,也许就是妈妈味道沿袭的最好载体吧。
网友评论